异形屏解锁汽车行业新视界
2025-04-02
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、个性化加速转型的浪潮中,车载显示技术作为人机交互的关键接口,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。异形屏凭借突破传统的设计,不仅重塑了汽车座舱的空间美学,更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,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宠。
市场规模扩张:潜力无限
近年来,车载显示市场规模一路高歌猛进。2023年,中国车载屏显市场规模约达1088.72亿元人民币,预计到2025年,这一数字将突破1505亿元人民币,2022 - 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高达20%。异形屏作为车载显示领域的新兴力量,依托大屏化、多屏化、高画质的发展趋势,其市场占比不断攀升。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持续提升,消费者对车载显示的要求愈发严苛,异形屏凭借独特的设计与出色的功能,为车企塑造产品差异化提供了新的方向,市场潜力巨大。
多元应用场景:革新驾乘体验
优化驾驶操作
奥迪创新性地将CMS屏幕集成在门板上,这种布局贴合驾驶员的操作习惯,让查看后方来车情况变得更加便捷,有效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与便利性。此外,一些异形屏还整合了车辆的各项控制功能,驾驶员只需通过简单的触摸操作,就能完成车窗升降、座椅调节等操作,减少了对传统物理按键的依赖,使驾驶操作更流畅。
营造座舱氛围
奔驰EQS的MBUX超联屏,宽度超141厘米,贯穿中控台并覆盖仪表台。三块高分屏无缝融合成不规则曲面屏幕带,涡轮空调出风口巧妙嵌入其中,为主副驾驶打造了一体化的超大交互界面,营造出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的座舱氛围,大幅提升了用户的驾乘体验。
增强娱乐功能
部分高端车型在后排配备了异形娱乐屏,屏幕的形状和位置经过精心设计,充分考虑了后排乘客的观看角度和舒适度。后排乘客可以通过这些屏幕观看视频、玩游戏、浏览资讯,丰富旅途生活。
技术创新赋能:突破边界
显示技术推陈出新
为满足异形屏复杂的设计需求,OLED、Mini LED、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应运而生。OLED自发光特性使其能够实现更薄的屏幕厚度、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可视角度,且可弯曲、可折叠的特性,为异形屏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;Mini LED和Micro LED则凭借更高的亮度、更精细的像素,显著提升了显示效果,即便在强光环境下,屏幕内容依然清晰可见。
贴合汽车设计需求
在制造工艺上,异形屏采用了先进的切割、贴合技术,确保屏幕在实现独特形状的同时,保持良好的显示性能与稳定性。例如,通过激光切割技术,可以将屏幕切割成各种复杂的形状,再利用高精度贴合技术,将屏幕与汽车内饰完美融合,提升整车的美观度与质感。
竞争格局形成:头部领航
目前,异形屏市场竞争激烈,众多面板厂商纷纷加大在车载显示领域的布局。京东方、天马、等国内面板巨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、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,在车载异形屏市场占据重要地位。京东方基于柔性F-OLED显示技术研发的车载折叠显示,采用创新的内折设计和业内顶尖的内折转轴技术,提升了屏幕的耐用性和折叠寿命;TCL华星展出的复合功能驾驶座舱,集成异形车载一体式显示屏、透明OLED触控屏等,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。
车载异形屏凭借独特的设计、出色的性能和丰富的功能,正在深刻改变汽车行业的发展格局。